智博会已经于2019年8月29日圆满闭幕。重庆大学带来的囊括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检测、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的36项优秀成果吸引了众多到场观众的目光。
盛会闭幕后,仍有不少观众希望能够重新一览重庆大学展区的“黑科技”,也有一些科学爱好者和重大“死忠粉”因为种种原因遗憾未能来到现场观展。因此,小编将继续为大家带来线上观展系列的第三篇,带领大家重温重庆大学展区的精彩展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秘这些科技成果吧!
“AI+政务服务”多功能智能一体机
市民小张盘下了一个街边商铺,想要开一家药店。原本他做好了攻略,手拿一大堆材料,准备面对排队的长龙,在当地工商所“耗”上一个上午;但如今,他面前的却不是人满为患的人工窗口和拥挤的服务大厅,而是一排排的高效率“AI+政务服务”多功能智能一体机。
基于“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的多功能智能政务终端,以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行“人工智能+机器人”申报、签名、审核、发照、公示、归档全流程电子化,实现了商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高效率”办理。
国内独有设计人脸识别签名、智能地址比对、智能推荐经营范围等,实现了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药品经营治疗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四合一”证照智能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申请人,真正实现“群众免跑路,数据高速路”。

这项来自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天衍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建筑“黑科技”包含两个模块:
三维BIM智能正向设计体系:基于包含地形、地貌、周边地物、地质等信息的三维基础BIM大数据模型,实现设计员概念设计与三维BIM智能设计融为一体的三维BIM正向智能设计体系,基于三维BIM—体化模型,可生成项目所需的设计报告文档、各类二维图纸、各类三维专业应用BIM模型,以及三维数字设计报告等。
三维勘察BIM云平台:自主原创了地质智能技术——复杂地质类属性场分类聚合算法,全球首次彻底解决了复杂地质空间的三维矢量化智能化建模难题。
勘察BIM成果包括:
(1)二维勘察成果:竖直剖面、水平剖面、倾斜剖面等。
(2)三维勘察BIM成果:三维矢量地质体模型、地表地层分布图、地下构建体表面地层分布图等
无感睡眠健康大数据分析枕
也许是游戏太好玩,也许是微博太精彩,总之,最近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开始争当“熬夜冠军”;然而,其中还有一些人是被迫熬夜。
据调查目前患有睡眠疾病的人群占比高达50%,而其中有80%的患者并不知道自身患有睡眠疾病。如果能够对睡眠过程进行有效监测,将对包括老年人常见的睡眠猝死、睡眠呼吸暂停、心脑血管疾病、心理性及物理性失眠等,进行有效的初筛和预防干预。
睡眠分析枕提供传统枕头相同的睡眠感受,与人体没有直接的导线连接,能够持续监测包括呼吸、磨牙、打鼾、翻身以及起夜等睡眠过程中的体征信号。对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进行定量分析,评估人体睡眠功能健康状态,辅助诊断睡眠疾病。与此同时,睡眠健康分析枕的应用还可以缓解医院拥挤看病难的问题,以及助推远程医疗等构想的真正实施,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微纳刀肿瘤治疗系统工程样机
肿瘤严重危害着我 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总数约3000万人。固态高重频纳秒电脉冲肿瘤治疗工程机通过施加方波脉冲电场于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而死亡,同时对健康组织与细胞不产生损伤;纳秒脉冲电场诱导凋亡治疗肿瘤技术更能有效杀伤肿瘤抵抗干细胞,有助于解决临床肿瘤治疗中存在高复发、高转移、长期预后差的问题。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若微纳刀肿瘤治疗系统工程样机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由于不采用化学药物在医疗领域可以节省大量肿瘤治疗药物开支;同时技术成熟后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即可进行微创肿瘤治疗,减轻临床医生、护士的负担,有利于人力成本的节省。
从社会效益方面来看,微纳刀肿瘤治疗系统工程样机具有治疗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的优势,采用电脉冲治疗肿瘤方案将减轻肿瘤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创伤,同时还能为患者家庭进行减负,能引发社会的良好反响。
全自动对焦与智能细胞检测系统
我国检验医学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从手工检验的最初时代,走到了半自动化分析到全自动化分析的飞速发展阶段。如今,“检验医学”遇上“人工智能”,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新火花呢?
全自动对焦与智能细胞检测系统采用AI技术,有效整合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细胞成分检测技术和基于清晰度仿人判定的显微镜精密自动连续对焦技术。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基于知名三甲医院细胞学专家构建的数据集。
2、显微镜精密自动连续地精密对焦:类人类水平的精密自动对焦能力,驱动伺服控制,获得高清晰度的显微图像。
3、识别白带样本成分响应速度快。
4、智能化自动检测精度高,达到专家人工镜检水平。
5、临床相符度高,检测结果远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器官智能分割及沉浸式VR显示
VR技术的发展也为医学诊断带来了便利。CT、MRI等医学图像中,肝、脾、肾等器官的精确分割和三维建模,是疾病诊断和手术规划的重要基础。而肝脏解剖结构复杂,具有多套管道体系,且受到肿瘤的侵袭,形态多变。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授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水平集等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前沿方法,针对腹部组织器官的形态等特点,研发出腹部器官自动分割重建软件,可对肝脏中肝实质、肿瘤、门静脉、肝静脉等组织进行分割重建,进而自动建立数字肝脏模型。该方法同时也可以用到脾脏、肾脏等其他器官。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显示器,将器官等三维对象以真三维的方式浮现出来,给体验者创造了高度的沉浸感、交互感,同时具备交互,可对虚拟物体对象进行点选,交互切转自然、场景运动自由、内容可视化、环境虚拟化、操控自如、体验真实等特点。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的偏瘫患者和有运动功能障碍的人群数量巨大,为患者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科学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患者残疾的可能性,更能帮助患者建立自信,更好的融入社会。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结合偏瘫患者身体结构特点,自主研发了一款可用于床边,且可针对卧姿、坐姿等多种姿态的上肢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设备。该设备移动方便,使用便捷,可实现上肢全部七个关节的训练,结合人机交互界面和自主评价系统,可有效辅助康复训练师进行康复训练。该设备生产简单,其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可实现分类制造,按需供给,易市场化、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费时费力。违规占道经营等城管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增加了城市安全防控和综合治理工作的难度,给城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智慧城管平台的公共场所违规事件智能视频监控处置系统原理是利用现有的公共监控视频资源,采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高效准确地检测占道违规经营、店外违规经营、违章停车、垃圾违规丢弃和堆放等城管案件,并上报至运控中心平台。运控中心平台根据设定的业务逻辑,智能快速地确定处置方式,同时进行可视化展示和记录备案等。
万物智联与万物安全丛书
古代人有没有隐私保护意识?人工智能会碾压人类吗?区块链技术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应该如何转变?这些紧跟科技发展潮流的新颖问题,都可以在重庆大学出版社的这套《万物智联与万物安全丛书》里找到答案。
丛书分为《隐私信息保护趣谈》、《智能与安全漫语》、《区块链:看得见的信任》、《教育大数据:开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四册,主要围绕“智联”“安全”等当今科技热点问题而展开,由重庆大学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者团队撰写,旨在借助其多领域、大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来向公众传播和普及关于隐私保护、大数据、云计算、智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可视化等的基础科学知识,解答公众面对新技术时代发展趋势的困惑。
本项目定位为系列科普图书,以本土眼光、世界视角、通俗语言来讲述智能科技基本知识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革命性重塑,写作手法生动有趣。本社邀请了专业画家来绘制贴合内容的插图,提升丛书的美感和可读性。不论你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大中学校学生,或是爱好科普的大众读者,都可以通过这套丛书,和教授学者进行智慧的碰撞。